圖1 鹽份地帶特色—農作物與紅樹林、木麻黃同在一起
by 朱雀
圖2 地下排鹽系統的人孔
by 朱雀
圖3 因蔗糖而盛極一時的作物--甘蔗
by 朱雀
圖4 因灌溉系統健全而得以種植的作物--稻米
by 朱雀
圖5 在七股仍可見耕牛辛勤工作的景象
by 朱雀
圖6 水田可將土壤鹽份淡化
by 朱雀
圖7 旱田則充分表現出鹽地特色(拍攝地點與圖6同)
by 朱雀
圖8 種植綠肥作物青皮豆以增加地力(拍攝地點與圖6同)
by 朱雀
圖9 水田可提供鷸鴴科棲息與覓食
by 朱雀
圖10 由左而右分別是洋香瓜、蒜與玉蜀黍
by 朱雀
圖11 農田意像
by 朱雀
圖12 以太陽光電能進行抽蓄灌溉
by 朱雀
|
世上幾大古文明之源起,自古皆以農業立國,隸屬南島語系的臺灣,小米祭、豐年祭等祭典說明原住民對農業之重視,而新營、柳營、左營等地名也說明鄭來台時亦以屯田開墾為首先要務。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機械化取代人力,也為農業開墾帶來大量便利,但工業化的結果大幅拉大了農業與工業間的差距,一台機密儀器往往可抵上數百公噸農產品的價值,突然間人們對土地的價值觀的改變了,對土地的依賴性降低了。然而,土地於我們而言,不僅僅代表生根立命的農業已矣,更有生長其上共存共榮的諸多生物,以及聯繫著我們對於鄉土的情感。 臺南七股鄉面積為115平方公里,是台南縣第四大鄉,由於早年七股鄉的土地是沈浸在台江內海中,在曾文溪幾次氾濫淤積下,滄海桑田,始陸浮為土地,也因而造就七股的特色—即土地含鹽份含量高,故土地的利用尤適合開墾為魚塭與鹽田,但隨居民遷徙聚落的形成,農業也逐漸發展,早年由於土壤含鹽高,只能種植耐鹽作物,如自荷據時期蔗糖為出口大宗始,至光復後的主要作物甘蔗,後經土壤排鹽改良後,土地含鹽份漸次降低,加上烏山頭水庫與曾文水庫的灌溉系統健全,才能再種植諸如水稻等作物。
由於七股為鹽份地帶,因此農作物多為耐鹽作物。鹽份地的改良,基本仍需要大量的淡水沖淡土壤鹽份,因此目前採水田、旱田輪作,春夏之際多為水田,種植水稻等作物將土地鹽份稀釋並往下積壓,秋冬時則為旱田,種植洋香瓜、蔥蒜、蕃茄、胡蔴、玉蜀黍等作物,其中洋香瓜、蕃茄等更因鹽地更添其風味而成為地方特產。水田、旱田交替間偶有休耕,種植田菁、青皮豆、向日葵等綠肥作物以增加其地力。
農田雖為人工環境,但其運作已與大自然律動相互融合,比如說一期稻作初插秧時,正逢鷸鴴科北返之際,水田中疏落秧苗空間正好提供這些候鳥棲息覓食補充體力,當稻作茁壯成熟秧苗間已無棲息空間時,鷸鴴科已多數北返;又如在二期稻作收割時正值夏候鳥燕鴴回去之際,收割驚起大批昆蟲常吸引大群燕鴴在稻田上空覓食以儲備遷徙的能量,而當二期稻作收成完畢準備轉為旱作時,農田需入水整地,此時恰好又為鷸鴴科南遷之際,水田的環境又可為鷸鴴科棲地。其他沒有輪作的蔗田則可常見大捲尾、麻雀、紅鳩、環頸雉棲息。
時代的巨輪持續前行,許多傳統農業陸續與新科技結合進行轉型以求永續經營,改變的是經營耕作方式或是品種改良,但不變的將是我們對土地的關懷,這塊土地變與不變,我們都無由置身事外,需要大家的持續的瞭解與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