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題: 【2017/1/9】徵收阻力小…經部鎖定台南嘉義770公頃鹽灘  (閱讀 3163 次)

紅鳩

  • 工友
  • 管理員
  • 老鳥
  • *****
  • 文章數: 3965
2017-01-09 04:43聯合報 本報記者鄭維真、鄭朝陽

中央期待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展占發電量百分之廿,是當前的五倍,開發鹽業用地成為太陽光電專區成了達標的捷徑之一。由於鹽灘地多屬公有地,阻力最小,已引來學者和保育人士擔憂「濕地會不會就這樣回不去了?」

經濟部能源局鎖定台南、嘉義的八○三公頃鹽灘地,作為衝刺太陽光電基地,這些鹽灘地並非政府公告保育的濕地,近半年來排除有爭議的部分,最後拍板七七○公頃,嘉義約三四五公頃,台南約四二五公頃。

從北門、將軍一路往南到七股沿海,早年是製鹽的「鹽分地帶」,一堆堆的小鹽山多數已走入歷史,現在看到的鹽灘地多數積水及膝,任意長出的水筆仔之間,常見水鳥走動覓食,夕陽映照下,形成一幅幅天、地、人與生態和諧的寧靜畫面。

台南市經發局說,兩千五百多公頃的鹽業用地已保留七股鹽山等教育示範區,也排除法定濕地、國家公園等敏感區,這四百多公頃鹽灘地將能放送三○二百萬瓦的綠電。

經發局官員指著漫無邊際的鹽灘地說,這些國有財產署的公有地沒有徵收阻力,今年開始整體規畫,預計二○一九年啟用發電,因地屬低窪,將採地面式架高裝置,潮間帶設置浮面式光電板。

官員最擔心的是將來饋線不足,鋪設饋線造價高,設置變電所勢必引來居民抗爭,且開始發電後,光電脈衝恐影響台電正常供電,如何克服區域停電,以及在地回饋機制,都成政府的當務之急。

雖然要鹽田退場,台南「鹽分地帶」享文學盛名,這片人文與產業地景就該被亮晃晃的光電板占滿嗎?

崑山科大環工所教授、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前理事長翁義聰擔心,沿海地帶有許多濕地、保育地,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台江國家公園看中這點才設於此,政府卻偏挑生態好的地方設置光電專區,很矛盾。

「地面型的光電專區位置很多,但黑面琵鷺保育地不多!」翁義聰說,七股鹽田是唯一可自然感潮的區域,可讓黑琵自然生存的棲地,盼政府不要只聽科技人的意見,也該與生態學者共同討論,要用鹽灘地發展光電不可,必須嚴選位址,避免破壞生態。

成大能源研究中心教授張克勤說,綠能雖環保,發電效率仍無法與核能相比,他形容「全台要鋪滿太陽能板且不可有縫隙,加上最佳氣候,才有機會達到台灣四座核電廠的總發電量」。他主張綠能政策要務實,在已開發區發展光電,不衝擊天然素地,現階段要設法處理核廢料主推核能。

鹽分地帶作家林佛兒則贊成在沿海地帶發展太陽光電。他認為,台南日照長,光電象徵延續當地生命力。

台電主管表示,在鹽灘地施工太陽光電,積水深、施工難度高的,政府恐怕都丟給台電做,好做的交給民營電廠,如何排除推動阻力,還在傷腦筋。
We Love so We Care.
We Love so We Share.
-----------------------------------------------------------
歡迎光臨"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