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題: 【2017/1/9】徵收阻力小…經部鎖定台南嘉義770公頃鹽灘  (閱讀 3762 次)

紅鳩

  • 工友
  • 管理員
  • 老鳥
  • *****
  • 文章數: 3965
2017-01-09 04:43聯合報 本報記者鄭維真、鄭朝陽
https://udn.com/news/story/8633/2218003

中央期待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展占發電量百分之廿,是當前的五倍,開發鹽業用地成為太陽光電專區成了達標的捷徑之一。由於鹽灘地多屬公有地,阻力最小,已引來學者和保育人士擔憂「濕地會不會就這樣回不去了?」

經濟部能源局鎖定台南、嘉義的八○三公頃鹽灘地,作為衝刺太陽光電基地,這些鹽灘地並非政府公告保育的濕地,近半年來排除有爭議的部分,最後拍板七七○公頃,嘉義約三四五公頃,台南約四二五公頃。

從北門、將軍一路往南到七股沿海,早年是製鹽的「鹽分地帶」,一堆堆的小鹽山多數已走入歷史,現在看到的鹽灘地多數積水及膝,任意長出的水筆仔之間,常見水鳥走動覓食,夕陽映照下,形成一幅幅天、地、人與生態和諧的寧靜畫面。

台南市經發局說,兩千五百多公頃的鹽業用地已保留七股鹽山等教育示範區,也排除法定濕地、國家公園等敏感區,這四百多公頃鹽灘地將能放送三○二百萬瓦的綠電。

經發局官員指著漫無邊際的鹽灘地說,這些國有財產署的公有地沒有徵收阻力,今年開始整體規畫,預計二○一九年啟用發電,因地屬低窪,將採地面式架高裝置,潮間帶設置浮面式光電板。

官員最擔心的是將來饋線不足,鋪設饋線造價高,設置變電所勢必引來居民抗爭,且開始發電後,光電脈衝恐影響台電正常供電,如何克服區域停電,以及在地回饋機制,都成政府的當務之急。

雖然要鹽田退場,台南「鹽分地帶」享文學盛名,這片人文與產業地景就該被亮晃晃的光電板占滿嗎?

崑山科大環工所教授、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前理事長翁義聰擔心,沿海地帶有許多濕地、保育地,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台江國家公園看中這點才設於此,政府卻偏挑生態好的地方設置光電專區,很矛盾。

「地面型的光電專區位置很多,但黑面琵鷺保育地不多!」翁義聰說,七股鹽田是唯一可自然感潮的區域,可讓黑琵自然生存的棲地,盼政府不要只聽科技人的意見,也該與生態學者共同討論,要用鹽灘地發展光電不可,必須嚴選位址,避免破壞生態。

成大能源研究中心教授張克勤說,綠能雖環保,發電效率仍無法與核能相比,他形容「全台要鋪滿太陽能板且不可有縫隙,加上最佳氣候,才有機會達到台灣四座核電廠的總發電量」。他主張綠能政策要務實,在已開發區發展光電,不衝擊天然素地,現階段要設法處理核廢料主推核能。

鹽分地帶作家林佛兒則贊成在沿海地帶發展太陽光電。他認為,台南日照長,光電象徵延續當地生命力。

台電主管表示,在鹽灘地施工太陽光電,積水深、施工難度高的,政府恐怕都丟給台電做,好做的交給民營電廠,如何排除推動阻力,還在傷腦筋。
We Love so We Care.
We Love so We Share.
-----------------------------------------------------------
歡迎光臨"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

紅鳩

  • 工友
  • 管理員
  • 老鳥
  • *****
  • 文章數: 3965
by 上下游記者郭琇真上下游記者郭琇真 on 2017 年 01 月 14 日 in 綠生活.旅遊.國際通信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1284/

為發展再生能源,經濟部率先鎖定嘉義、台南沿海約770公頃的閒置鹽灘地,預計兩年內大力發展太陽光電,引發地方疑慮,經濟部雖強調,目前劃定範圍已排除濕地,但地方團體指出,鹽灘地也是「濕地」,有些受潮水影響,生態發展很豐富,有些潮水影響不到,生態價值相對低,政府沒做調查和評估,大餅一畫就把所有閒置鹽灘地劃走,「原本政府推綠能是美意,但沒有大眾參與,討論如何兼顧生態、產業等面向,當然引起反彈。」

鹽灘地也是「濕地」 環團:生態衝擊要顧慮

政府力推「太陽光電兩年推動計畫」,除廣推工廠、農業設施等屋頂型光電外,在盤點閒置空間上,經濟部鎖定了嘉義和台南的閒置鹽灘地,預計兩年內裝置容量可再增加530MW,相當於台中火力電廠的一部機組。

這項決議引發地方團體大反彈,質疑在大面積鹽灘地設置太陽光電會影響生態,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前理事長翁義聰便點名,台南七股鹽田雖不是法定「濕地」,但這個區位可自然感潮,產生週期性的水位、鹽分等變化,是黑面琵鷺的生存棲地,政府要開發,應該謹慎選址。

長期關注綠能發展的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也說,政府不能排除國家重要濕地後,就認為不會對生態造成影響,因為鳥會四處來回地飛,國外已有研究在談太陽能板反射的強光,會造成鳥類的視覺干擾,迫使鳥的飛行路徑改變,而台南有些鹽灘地是候鳥、黑面琵鷺的覓食地,設置太陽光電後,恐影響牠們覓食,這些鳥就得飛到其他棲地和別人競爭。

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是台灣的冬候鳥,配合全球普查行動,農委會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普查,2016年數量往上增加,且棲息地逐漸從台南、嘉義往北擴張的趨勢,雲林縣紀錄到的黑面琵鷺不但比去年多一倍,還首度在雲林宜悟濕地觀察到其蹤跡。

地方質疑資訊不公開 綠能發展如何兼顧地方產業?

除生態疑慮外,有團體指出,政府發展綠能資訊完全不透明,沒有在地方召開公聽會,把現有規劃攤開來談,太多疑慮等待解決,地方自然很難完全支持。

長年在嘉義復興鹽田文化的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表示,西部沿海這數千公頃的鹽灘地就像「國土夢想實驗場」,例如鹽田做產業文化的復興,有人做生態滯洪池,還有鹽灘地拿來蓋台南科學工業區、道路等,國土的應用方式本來就可以很多元。

「對地方來說,生態和生活一樣重要,我們不會用生態反綠能,因為這兩者都具有綠色產值,但如何兼顧兩者,或仔細評估後,選擇最適合的發展比例,需要更多的討論,可惜的是政府在公告這項政策時,有太多資訊沒有公開,甚至連劃了哪些鹽灘地區位,我們至今都不清楚。」

蔡炅樵說,鹽灘地設置太陽能板對土地會造成什麼影響?下面還能不能繼續養魚?沿海那麼多風吹砂會不會影響發電效能?有太多疑慮需要釐清,政府應召開公聽會納入地方聲音。

此外,蔡炅樵認為,現行綠能規劃沒有在地回饋機制,或開放民眾認股,地方人會認為財團進來蓋了太陽能後,利潤都在他們身上,沒有在地參與機制,像開放30%給民眾認股,綠能要獲得地方認同就很難。

能源局:還在規劃 生態等疑慮內政部將討論

面對地方質疑,台南市經發局能源科長郭坤助表示,太陽能選址有很多考量,政府排除了優良農地等區位,「已經沒多少地可找了,」這些鹽灘地都是閒置的公有地,長期沒有使用。

經濟部能源局再生能源科長吳韋逸則解釋,目前的規畫還沒有定案,未來地方將計畫送至中央後,內政部的區域計畫委員會將再針對生態環境等問題進行審查,屆時都有討論的空間。

吳韋逸說,目前還沒辦法把所有選址地圖公開,是因為有些範圍地方政府已有規劃,有些是被占用拿來做魚塭,近期還在盤點,等一切釐清後才能公開。
We Love so We Care.
We Love so We Share.
-----------------------------------------------------------
歡迎光臨"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