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題: 【2011/3/22】黑面琵鷺為何不見了?  (閱讀 5297 次)

紅鳩

  • 工友
  • 管理員
  • 老鳥
  • *****
  • 文章數: 3966
【2011/3/22】黑面琵鷺為何不見了?
« 於: 三月 22, 2011, 09:10:49 pm »
黑面琵鷺為何不見了?
2011-03-22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劉怡伶】

    謎一般的黑面琵鷺,一直都是台灣西海岸冬天最美的嬌點之一,優雅的倩影及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感,吸引許多野外生態家及觀鳥人士的關注,尤其是大台南地區,是黑皮聚集最多的地方,歷年來到訪的數量逐年增加。

    不過,今年(100年)在農曆過年後,原本創下歷年新高紀錄的黑皮卻呈現不尋常的現象,根據台南野鳥學會統計,去年11月,來台南度冬的黑面琵鷺數量破歷年紀錄,高達1671隻,但是隨著冷氣團一波波,鳥隻們逗留在台南的時間比往年來得短,數量減少的速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從數據上來看,12/12查到1254,12/26有965隻,尤其七股主棲地,在十二月底 只查到246隻,這是往年沒有的現象。

    台南市議員李文正召集相關單位人員共同探討,大家都在問黑皮到哪去了?

    「正常應是四月份才開始返家,目前應該不至於有太變化才對,要去哪裡找牠們,有沒有看看離島金門,或是與國外連繫?」

    台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郭東輝說,每年大多是11月、12月最多,但今年還沒有到北返的季節,牠們的數量就明顯銳減,而且數量差了1000隻左右,讓大家驚覺事情不太尋常。

    「照理說,要到二月底才會降下來,但今年卻不是這樣,十二月就降下來,我們想說是不是天氣,今年較冷,而且魚也死得多,是不是食物欠缺,所以牠們分成小族群分散出去,我想人為因素應該比較少」

    鳥友李裕仁指著地圖解說目前黑皮的分佈狀況,他說北七股的主棲地減少最多,以前農曆年都會聚集很多,但今年就是零零散散。

    「就是北七股保護區那邊,主棲地那邊,以前過年去都可以看到,但是今年就反常,有時侯去一隻都沒有,或者是很少幾隻,少很多,依普查結果來看,台南市這部份不會少很多,七股的量是減少最多的」

    他認為,食物來源應該是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來源有關係,不夠的話,牠們會去別去方,上次普查有發現在急水溪那邊有一百多隻,這是一個新的點,表示說我們這邊不夠,就找新的地點」

    說到覓食來源,早在民國八十一年爆發黑面琵鷺遭人開槍後,引起世界各國關注,及反濱南工業區開發案運動,致使農委會在曾文溪口劃設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致力協助建構覓食環境,這處保護區經營有成,因此黑琵長年以來已習慣到此過冬;李裕仁進一步分析,自從八八風災之後,北漁塭的飼養環境及條件改變了,使得黑面琵鷺覓食發生困難,這倒不是說台南地區的環境退步或大不如前「以前養蚵仔的都是輪流休養整池,但八八開始,養殖型態不同,大家一起整理池子,沒有人養蚵仔,造成牠們沒有食物來源」

    根據台南市農業局調查發現,主覓食區東漁塭區放租後,原有閒置廢棄的漁塭地貌改變經營型態,使今年黑面琵鷺賴以清池漁塭覓食與避風的面積大幅減少,造成黑面琵鷺的下雜魚食源面積減少,再加上當地漁民與鳥調人員活動頻繁,及附近台江公園施工工程引發的噪音干擾鳥群,而使得黑琵分散。

    台南市農業局也積極找尋對策,主秘吳威達表示,目前與鳥會等單位密切連繫,向中央爭取預算,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監測。

    黃昏時分望著天地交界處,暮色中黑皮擠在一起取暖的寧靜及美麗,天地蒼茫映在水面,靜靜的湖泊,靜靜的鳥兒,世界彷彿靜止凝結。

    大自然的天候因素,加上棲息環境改變,讓黑面琵鷺不再視台南為最安全的主棲地,但透過公開尋鳥活動,至今仍未進一步發現鳥蹤,不見了的一千隻黑皮究竟會飛到哪裡去,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事實上,政府為了加強生態維護,光是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就先後設有雲嘉南國家風景管理處、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農林單位及一些民間或國際的組織,疊床架屋的行政體制,是不是會產生矛盾及重複的困擾,對於鳥兒們而言,「天然的尚好」,過多的人為干擾可能是一種負面效果,人們有心保護牠們,或許做得少一點會比多做更好。
We Love so We Care.
We Love so We Share.
-----------------------------------------------------------
歡迎光臨"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

sophie

  • 說故事的人
  • 志工群
  • 老鳥
  • ***
  • 文章數: 1008
回覆: 【2011/3/22】黑面琵鷺為何不見了?
« 回覆 #1 於: 三月 22, 2011, 10:15:22 pm »
主棲地怎麼會是北七股?
這樣有誤導,應該是曾文溪北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