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題: 保育野生動物名錄修正  (閱讀 5849 次)

紅鳩

  • 工友
  • 管理員
  • 老鳥
  • *****
  • 文章數: 3965
保育野生動物名錄修正
« 於: 七月 02, 2008, 08:18:36 am »
保育野生動物名錄修正 山椒魚列瀕臨絕種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7-01 19:32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一日電)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今天完成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預計明天公告的名錄中,把數量稀少、棲息地遭人為干擾嚴重的諸羅樹蛙增列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屬於冰河孑遺的山椒魚,因全球暖化導致高山棲地縮小,生存岌岌可危,保育等級從珍貴稀有調昇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農委會明天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並自8月1日起實施。其中,台灣地區物種部分,哺乳類由現行14種增為17種;鳥類由89種修正為90種,其中新增16種、移出15種;兩棲爬蟲類由51種修正為44種,其中新增13種,移出20種;魚類及昆蟲等目前仍重新評估分類作業中,名錄暫維持不變。

新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者,哺乳類的「台灣小黃鼠狼」屬新紀錄種且數量非常稀少;「水鼩」則因人工化的溪流整治,破壞棲地而受嚴重威脅;鳥類的「八哥」雖在金門族群很大,但在台灣本島的族群因無法與外來種八哥競爭,野外已很難發現蹤跡,顯現外來種入侵的問題。

至於早年常見棲息於低海拔濕地的「赤腹遊蛇」、「唐水蛇」、「金線蛙」等動物,由於濕地的減少,生存面臨危機,而予以列入;「諸羅樹蛙」是否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為各界所關切,但因為數量稀少,棲息地人為干擾嚴重,經野生動物諮詢委員熱烈討論後,仍增列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林務局表示,在劃設保護區、禁伐天然林、停止伐木及林道管制等政策的陸續推動下,一些棲息於中、高海拔森林的野生動物迅速恢復生機,野生動物整體族群數量持續穩定增加,如「長尾黑雉」、「藍腹鷴」由瀕臨絕種調整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臺灣獼猴」、「山羌」與「白鼻心」由珍貴稀有調整為其他應予保育類野生動物;至於「翠翼鳩」、「灰山椒鳥」、「紅山椒鳥」、「白耳畫眉」、「冠羽畫眉」、「莫氏樹蛙」、「褐樹蛙」等動物,因調查資料顯示族群已趨於穩定,完全脫離滅絕威脅而移出名錄外,代表國人近年對保育的付出獲得豐碩的成效。

林務局指出,這次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原則,由林務局邀集專家群依據「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就野生族群分佈模式、族族量、族群趨勢、分類地位、面臨威脅(包括棲地面積消失速率、被獵捕及利用壓力)等條件併同考量評估,事先並辦理預告作業,充分廣納各界意見,及召開多次會議詳細討論後,確認最後名單。
We Love so We Care.
We Love so We Share.
-----------------------------------------------------------
歡迎光臨"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

紅鳩

  • 工友
  • 管理員
  • 老鳥
  • *****
  • 文章數: 3965
回覆: 保育野生動物名錄修正
« 回覆 #1 於: 七月 02, 2008, 08:41:05 pm »
農委會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發布日期:【2008/7/1】
名錄下載:http://www.forest.gov.tw/ct.asp?xItem=28466&ctNode=1787&mp=1

  農委會本(97)年7月2日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條規定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並自8月1日起實施。其中臺灣地區物種部分,哺乳類由現行14種增為17種;鳥類由89種修正為90種,其中新增16種、移出15種;兩棲爬蟲類由51種修正為44種,其中新增13種,移出20種;魚類及昆蟲等目前仍進行重新評估分類作業中,名錄暫時維持不變。

  農委會林務局指出,過去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物種,有一定的考量。近年來政府投入大量的資源,與學者及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下,對許多物種族群現狀的掌握度比野生動物保育法制定初期有顯著的增加。為使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能反映野生族群現狀,適時做修正有其迫切必要。本次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原則,國內部分係由林務局邀集專家群依據「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就野生族群分布模式、族族量、族群趨勢、分類地位、面臨威脅(包括棲地面積消失之速率、被獵捕及利用之壓力)等條件併同考量評估。並辦理預告作業,在充分廣納各界意見,及召開多次會議詳細的討論後,才確認最後名單,過程十分嚴謹。

  至於國際物種部分係依去年華盛頓公約第14次會員大會最新修訂名錄,將附錄一物種全數列入名錄(不包含鴕鳥Struthio camelus)。附錄二物種,原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之物種暫仍列於名錄內,不予更動。爬蟲類增列變色龍科(Chamaeleonidae,不包含高冠變色龍Chamaeleo calyptoratus)、蝙蝠蛇科(Elapidae)、蝮蛇科(Viperidae)、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曼蛙科(Mantellidae)等列於附錄二物種。詳細物種資料可至林務局網站查詢(www.forest.gov.tw)

  林務局接著表示,在劃設保護區、禁伐天然林、停止伐木及林道管制等政策的陸續推動下,一些棲息於中、高海拔森林的野生動物迅速恢復生機,野生動物整體族群數量持續穩定增加,如長尾黑雉、藍腹鷴由瀕臨絕種調整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臺灣獼猴、山羌與白鼻心由珍貴稀有調整為其他應予保育類野生動物;至於翠翼鳩、灰山椒鳥、紅山椒鳥、白耳畫眉、冠羽畫眉、莫氏樹蛙、褐樹蛙等動物,因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族群已趨於穩定,完全脫離滅絕威脅而移出名錄外,代表國人近年對保育的付出獲得豐碩的成效。

  至於新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者,哺乳類的臺灣小黃鼠狼,屬新紀錄種且數量非常稀少;水鼩則因人工化的溪流整治,破壞其棲地而受嚴重威脅;鳥類的八哥,雖在金門有很大的族群,但在臺灣本島的族群卻因無法與外來種八哥競爭,現於野外已很難發現其蹤跡,顯現外來種入侵的問題;早年常見棲息於低海拔濕地的赤腹遊蛇、唐水蛇、金線蛙等動物,由於濕地的減少,生存面臨危機,而予以列入;諸羅樹蛙是否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為各界所關切,然而其數量稀少,棲息地人為干擾嚴重,經野生動物諮詢委員熱烈討論後,仍增列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此外,屬於冰河孑遺的山椒魚,因全球暖化導致高山棲地縮小,生存岌岌可危,保育等級從珍貴稀有調昇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林務局最後呼籲,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買賣、陳列、展示、持有、輸入、輸出或飼養、繁殖。但保育類野生動物有危及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者;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傳播疾病或病蟲害者或有妨礙航空安全之虞者除情況緊急外,可報請主管機關同意後處理。而一般類野生動物亦不得任意捕捉,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7條,須事先經主管機關申請許可,否則均將可能面臨處分,希望民眾多加注意,以免受罰。此外,凡指定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內,各種建設或土地利用,應擇其影響野生動物棲息最少之方式及地域為之,不得破壞其原有生態功能。因此,在開發基地若有涉及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時,應提出對保育類野生動物影響最少或降低衝擊之計畫,在有效管控下,可兼籌並顧野生動物保育及經濟發展。
We Love so We Care.
We Love so We Share.
-----------------------------------------------------------
歡迎光臨"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