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91
2020/4/9下午5:58 ·
🦆2020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出爐!🐦
2020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的結果出爐,由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 香港觀鳥會於本月8日公布全球普查成果,今年各黑琵度冬區共調查到4,864隻黑琵,相較去年增加401隻,已經接近五千隻大關。其中台灣度冬黑琵今年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的數量,共計2,785隻,佔全球度冬族群57.3%。
台灣黑琵冬族群主要分布在台南市、嘉義縣、高雄市,又以台南市為最大宗,今年數量有1,837隻(66%),相較於去年增加267隻,多數集中於七股、四草地區。嘉義縣有550隻(19.8%),集中於布袋和鰲鼓濕地;高雄市有241隻(8.7%),主要位在茄萣、永安濕地及高屏溪口。雲林縣近年來數量持續上升,數量來到102隻(3.7%),相較去年數量增加近一倍,主要集中在成龍、椬梧濕地。宜蘭縣與金門縣維持穩定的小族群,今年兩地各皆記錄到24隻,宜蘭縣主要集中於竹安,金門縣則位在慈湖與陵水湖。
近年黑面琵鷺在台灣的度冬族群數量持續成長,且有逐年擴散的跡象,但整體族群趨勢仍有些波動,主要與台南市黑琵的數量變化有明顯的關聯,顯示台南市的棲地保育最為關鍵,數量最多且影響最顯著。而西南沿海如雲林縣、嘉義縣的數量也是持續上升,其中今年雲林的黑琵數量成長尤其明顯,未來值得關注。
--
感謝基隆市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桃園市野鳥學會、新竹市野鳥學會、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臺灣野鳥協會、彰化縣野鳥學會、雲林縣野鳥學會、嘉義市野鳥學會、嘉義縣野鳥學會、台南市野鳥學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屏東縣野鳥學會、宜蘭縣野鳥學會、花蓮縣野鳥學會、台東縣野鳥學會、金門縣野鳥學會、澎湖縣野鳥學會等夥伴單位協力調查。
92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03160364.aspx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6日電)

今年過境的黑面琵鷺未換繁殖羽異常現象,嘉南地區產官學今天開會研商,做出「保護區棲地營造及水位調控」、「加強公有領域流浪犬管理,減少追趕黑琵情事」等決議。

台南市長黃偉哲重視黑面琵鷺未換繁殖羽的異常現象,指示農業局擬定保育措施,今天邀請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嘉義縣政府農業處、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慈愛動物醫院、台南市野鳥學會、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及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等產、官、學單位,召開「黑面琵鷺未換繁殖羽」與「七股頂山棲息地數量減少」討論會,釐清發生原因,作為擬定保育措施依據。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森林及自然保育科表示,對於「黑面琵鷺未換繁殖羽」,會中做出三點結論。
  • 黑琵繁殖羽應屬生理問題,且依往年經驗,南風吹起時才會大量換羽;另亞成鳥如無繁殖需求,也無換羽需求;請各NGO團體在平日調查及觀測時持續觀察,作為長期觀測統計資料分析;並將相關訊息提供農業局及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研議處理方針。
  • 保護區棲地營造及水位調控,建請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在現有基礎調查案內納入,及落實研究及實務並重。
  • 請中央權管單位加強公有領域流浪犬管理,以減少流浪犬追趕黑琵事件發生;並建議成立委辦計畫委託地方政府辦理,減少流浪犬干擾野生鳥類覓食及棲息。
對於「七股頂山棲息地數量減少」有二項結論。
  • 2月初寒流來襲造成七股頂山棲息地大量魚類死亡,初估約10萬尾,黑面琵鷺為生計飛往他處覓食;依105年霸王級寒流造成南市大量虱目魚死亡,亦未影響黑琵北返及食源,對於七股頂山棲地數量減少應非屬食源不足所引起。
  • 為增加七股頂山棲地食源,農業局協調第六河川局協助水門管理,希望每周利用漲退潮時間打開水門一次,引進魚源及調換水質,提升棲地黑面琵鷺及其它水鳥食源。
與會專家們建請轄內保育團體及志工,在黑琵度冬期間,若發現黑面琵鷺個體活動力弱,無法飛翔甚至蹲坐地面、嘴巴微張、軟頸、翅膀下垂等情形,通知農業局(聯絡電話06-6321731),或立即下灘搶救並送慈愛動物醫院醫治,縮短救援及救治時間,相對提高黑面琵鷺存活率。

另外,近年常有流浪犬追趕黑面琵鷺等情形。包括台南、高雄及嘉義縣三個縣市農政單位出席官員都認為在國家風景區、濕地、林班地、海堤、水庫等公有領域土地,基於保護流浪動物及野生動物立場,各權管單位應有防止受困、受虐、攻擊鳥類及群聚追咬傷人積極作為,並立法禁止在這些區域內餵食流浪動物及野生動物,保障動物生存權。(編輯:孫承武)1090316
93
黑面琵鷺數量回報 Black-faced Spoonbill Reports / Re: 20200307 代發
« 最新文章 由 紅鳩 三月 17, 2020, 08:43:43 pm »
已代為回報至本會回報系統 https://bfsn.bfsa.org.tw/
感謝您
94
黑面琵鷺數量回報 Black-faced Spoonbill Reports / 20200307 代發
« 最新文章 由 簡鴻傑 三月 12, 2020, 11:01:53 pm »
3/7號 早上8:45 芳苑漁民廣場南邊灘地  數量二十五左右
95
3月22日春季三合一調查

提醒大家網頁系統排班
96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02260144.aspx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6日電)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鳥調人員於今年1月19日在學甲濕地生態園區發現一隻虛弱的黑面琵鷺,經送醫後確認為肉毒桿菌中毒,治療1個多月後康復,今天由台南市長黃偉哲於原地野放。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榮譽理事長邱仁武表示,這隻黑琵在1月19日被救起後,隨即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七股站專員護送到台南市的慈愛動物醫院醫治。經醫師診斷為肉毒桿菌中毒,立即施打抗血清藥劑。事後黑琵漸能活動,為利後續追蹤,繫上台灣代碼T85腳環。

邱仁武指出,這隻黑琵於2月5日被送到南投縣集集鎮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進行後續照料及野外訓練。經10餘天觀察,黑琵能自行覓食及飛行,獸醫師評估可進行野放,今天安排於學甲濕地生態園區野放。

當日救起這隻黑琵的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鳥調人員黃永豐表示,當天在園區進行鳥調時,遠遠發現急水溪灘地上有一隻鳥無法飛行,後來發現是黑面琵鷺,便趕緊涉水、經過泥濘地近800公尺後,接觸到這隻黑面琵鷺。當時還有流浪犬在附近,若未及時救起,黑琵可能會被流浪犬攻擊。

黃偉哲表示,感謝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慈愛動物醫院、野鳥學會、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及相關保育志工參與T85黑琵救援、醫治及照顧,讓牠能在短期間內恢復健康,也希望社會持續關心保育議題。(編輯:謝雅竹)1090226
97
你好,
謝謝您的回報
很開心V76在宜蘭安好
依據本會回報系統 http://bfsn.bfsa.org.tw/map.php
它從2018年11月起就待在宜蘭到現在, 期間都沒有北返繁殖地
歡迎您將珍貴資料回報於本會回報系統
將有助於彙整相關保育資訊
謝謝
98
2020年02月16日 12:33
黑面琵鷺腳環V76,色環綠橙白已變色為綠紅橙
出現宜蘭縣礁溪鄉下埔
現場另有24隻黑面琵鷺,1隻白琵鷺
99
民視新聞網 2020年2月5日 下午12:25
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6%AF%92%E9%BB%91%E9%9D%A2%E7%90%B5%E9%B7%BA%E6%90%B6%E6%95%91%E6%88%90%E5%8A%9F-%E5%98%89%E7%BE%A9%E7%B8%A3%E9%87%8E%E6%94%BE7%E9%9A%BB-042531613.html

台灣不僅在武漢肺炎防疫上滴水不漏,就連救治保育鳥類的病毒中毒也是一把罩。黑面琵鷺來台過冬除了台南的曾文溪口,數量高居全台第二的就是嘉義縣,上個月卻發現有15隻中毒,其中8隻死於肉毒桿菌,另外7隻經過獸醫師細心照顧下在布袋鎮野放,健健康康的重返大自然。

籠子裡面的黑面琵鷺看起來從容優雅,一點都看不出1月18日被救起來的時候,還因為肉毒桿菌中毒而奄奄一息。

當時被魚塭保育巡查員發現,共有15隻疑似中毒趴在溼地淺灘,通知保育人員緊急救援,救活了7隻,要重新展翅高飛。

7隻恢復健康的黑面琵鷺迫不及待衝出籠子,飛向熟悉的大自然濕地天空,不過總有鳥兒似乎要展示一下體態,才甘心展翅。

死魚的肉毒桿菌汙染了水源,活魚遭到感染後,被黑面琵鷺抓到吞下肚,不久就會中毒癱軟,要趕快打抗生素才能救命。

嘉義林管處長張岱表示,「野外產生肉毒桿菌的因素非常的多,那最主要可能是魚類死亡之後,如果沒有及時清理就可能會衍生肉毒桿菌,那感染到活魚之後黑面琵鷺就有可能誤食。」

嘉義縣是台灣僅次於台南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棲息地,嘉義縣溼地豐富也特別珍惜這些遠來的嬌客。

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黑面琵鷺在整個世界裡面,台灣當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牠剛好到台灣來棲息那台灣,當然就要負起責任保護牠們的安全。」

黑面琵鷺在南北韓棲地,三月繁殖孵化,亞成鳥常在十月就要遠征到台灣避冬,待個近半年再北返繁殖,腳環就記錄了他們年年到訪的紀錄,台灣不僅在現在武漢肺炎的防疫上角色不可或缺,連對於保育鳥類的病毒救治也不遺餘力,不容國際忽視。

(民視新聞/鄭榮文 嘉義縣報導)
100
2020-02-01 20:00 聯合報 / 記者魯永明/嘉義縣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4316047

來自北方嬌客大批冬候鳥飛抵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棲息,前幾日有民眾發現有遊客使用無人機在濕地空拍,對候鳥造成騷擾;下午近4點,又有鳥友及遊客目睹一部輕航機,低空闖入鰲鼓濕地,驚擾黑面琵鷺等珍貴候鳥,鳥友痛批太扯了,由於當地是空軍嘉義基地水溪靶場禁航區,闖入違反民航法,驚擾候鳥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鳥友要求查辦重罰。

鳥友說,下午近4點,有部輕航機低空闖入鰲鼓濕地驚擾候鳥,大批候鳥受刺耳引擎聲響驚嚇,紛飛四散;嘉義林管處委託管理濕地的東石鄉生態展示館也接獲遊客反應,展示館說,觀鳥亭人員也發現這部輕航機低空闖入,在接近七孔水門及二號觀鳥亭上空,飛得很低,大批候鳥受驚嚇。

空軍嘉義基地說,鰲鼓濕地上空是空軍水溪靶場禁航區,輕航機闖入違反民航法,應由主管機關民航局依法處置。嘉義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建樺說,輕航機低空闖入違反民航法,驚擾候鳥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要受重罰,鳥會譴責輕航機闖入濕地空域驚擾候鳥行為。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畜產保育科長石蕙菱說,輕航機或無人機,騷擾保育類候鳥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騷擾野生動物,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
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