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會 黑面琵鷺 生態旅遊 學術調查 七股風情 黑琵志工 交流討論
   
 
 
學術專文
研究調查學術專文標記黑面
 

台灣黑面琵鷺保育三十年

 吳世鴻@2014-05-10

進入繁殖期的黑面琵鷺會在後頭及前胸長出美麗的黃色飾羽
by BFSA


1929年4月28日於台南安平採集到的黑面琵鷺標本
by 山階鳥類研究所


俗稱「主棲地」的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為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棲息地之一
by BFSA


台南地區黑面琵鷺數量變化圖
by BFSA


台南市安南區黑面琵鷺數量變化圖
by BFSA


鰲鼓濕地的黑面琵鷺在海茄苳上啣著小樹枝嬉戲,這種爭奪樹枝及制高位置的遊戲,可以幫助牠們未來在繁殖時,占有較好的巢位並搶得築巢用的巢材
by BFSA


1990年代末,保育人士將黑面琵鷺形象印製在問卷上,試圖找到黑面琵鷺未知的度冬或繁殖地
by Noritaka Ichida


鳥友於2006年2月26日,在「主棲地」發現暱稱「烏龜」的黑面琵鷺正安心休息著
by BFSA


黑面琵鷺在高雄茄萣濕地的暮光下自在覓食,這塊近年來才新發現的黑面琵鷺棲息地,正面臨著新公路開發把濕地攔腰切斷的威脅,牠們能否保有美好的明天呢?
by BFSA

 

  「月底七股還看得到黑面琵鷺嗎?」12月朋友從高雄打電話來,說想帶家人去看看黑面琵鷺和潟湖風光,就怕老遠跑來撲了個空,掃了興致。「當然看得到啊!」我回答:「十月到三月都保證可以看得到。」沒錯,由2014年元月的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顯示,全世界總共2,726隻黑面琵鷺中,台灣就有1,659隻,其中台南地區有1,246隻,占了全球數量的46%。台灣是黑面琵鷺全球最大度冬地的地位無人能撼動,台南七股則是欣賞黑面琵鷺的不二選擇。
  但,您知道嗎?在三十年前,台灣聽過黑面琵鷺的人恐怕是屈指可數,而七股則還是個沒沒無名的小漁村,期待把濕地填成工業區,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誰能想得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七股卻因黑面琵鷺成了國際生態保育的楷模,台灣生態旅遊的勝地。這三十年來發生了什麼事了呢?就讓我們跟著黑面琵鷺的翅膀,一起回顧這三十年來,台灣的黑面琵鷺生態保育歷程。

細說從頭
  黑面琵鷺在台灣發現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50年前。1863年,英國駐台副領事暨自然學家斯文豪(Robert Swinhoe,郇和)在台北淡水觀察數隻大型琵鷺,儘管他當時以體型推測為白琵鷺(Platalea leucorodia),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是黑面琵鷺的可能。第一筆確切的記錄則要等到隔年,1864年斯文豪在台北淡水先後取得4隻琵鷺標本,其中3隻即是黑面琵鷺,另1隻則為白琵鷺。
  而台南地區的發現,則是在那之後30年。1893年11月1日,英國鳥類學家拉圖許(Johin David Digues La Touche)於台南安平發現一群疑似琵鷺的白鳥,但當時也未能確認是否為黑面琵鷺。直到再30多年後,任職於臺南博物館的日本鳥類工作者風野鐵吉,於一封寄給日本的鳥學泰斗山階芳麿的信中才描述到,於1925至1938年間,每年冬天都可以觀察到約50隻黑面琵鷺在安平港附近的沙灘棲息,為台南最早的黑面琵鷺觀察記錄 。日本的山階鳥類研究所中更藏有1929年4月28日,於台南安平採集到的黑面琵鷺標本。

黑面琵鷺再發現
  台灣近代的黑面琵鷺發現及保育歷程,關鍵時刻要回溯到30年前。1984年,那時台南縣政府委託台灣省水利局進行的「曾文溪河口新生地開發計畫」工程才剛開工,計畫以三年時間將曾文溪口北岸以河海堤圍築,開闢為廣達千頃的海埔新生地,作為防汛及農漁業用地。開工那年冬天,一位台南資深鳥類觀察家-郭忠誠先生,便在圈圍範圍內的感潮泥灘地中,發現了一群黑面琵鷺棲息。但當時並不知道牠們是珍貴稀有的黑面琵鷺,也未計數。直到隔年冬天,1985年11月18日才又在那片泥灘地發現牠們並確認是黑面琵鷺,那天他總共數了87隻。從那之後至今的三十年間,黑面琵鷺年年冬天都來造訪這片由堤防圍繞的感潮泥灘地,這裡已然成為黑面琵鷺來台度冬時的主要棲地息,當地鳥友們也因此稱它為「主棲地」。
  有鑑於「主棲地」這片面積達300公頃的濕地對黑面琵鷺的重要性,台南縣政府於是在2002年將它公告為「台南縣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目前則劃入2009年成立的「台江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範圍內。自從發現「主棲地」後,在國內外保育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台灣的黑面琵鷺數量年年增長。依據全球普查記錄,台灣的黑面琵鷺數量從1990年估計的150隻,到2014年的1,659隻,成長了十倍有餘。而全球的黑面琵鷺數量,也從294隻增加到2,726隻。每年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約占全球總數的50~60%,台灣為全球最大的度冬棲息地。台灣也因為對黑面琵鷺保育的重大貢獻,於2013獲國際鳥盟頒發保育成就獎(Conservation Achievement Awards)。

對抗工業開發的棲地保育長征
  然而,不論是台灣黑面琵鷺族群量的穩定成長,還是保育成果獲得國際組織的肯定,這一切都非不勞而獲的。當三十年前發現「主棲地」這塊黑面琵鷺的桃花源後,台灣的黑面琵鷺保育長征便開始了,而其中最主要的挑戰,就是棲地的喪失。
  當1987年曾文溪口北岸的河海堤工程完工,黑面琵鷺開始穩定出現在「主棲地」後,遇到的第一個威脅是台南縣政府於1991年所提的「七股工業區開發計畫」。規劃將含括「主棲地」在內的整個海埔新生地開發為工業區,建設大煉鋼廠。這個開發計畫在國內外保育人士的努力下,最後在1992年環保署第二次退回環評案後暫解燃眉之急,並於1995年終止。但「主棲地」劃設為保護區又花費了7年時間,直到2002年才先後劃設了「台南縣曾文溪口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台南縣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方面,燁聯集團於七股工業區受挫後,1993年轉與東帝士集團合作開發「濱南工業區」,計畫將「主棲地」北方的七股潟湖與七股鹽場開發為面積達3,500公頃的石化綜合廠及一貫作業鋼廠。另一方面,經濟部則在1992年規劃將曾文溪口南岸,屬於台南市安南區的台南鹽場開發為「台南科技工業區」。
  再一次的,經過保育人士不捨的努力,台南市政府於1994年將台南鹽場其中三塊面積合計約524公頃的土地公告為「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現為台江國家公園「北汕尾水鳥保護區」等區),在工業區之外保留了一小片淨土。而「濱南工業區」雖然在1999年經環評審查有條件通過,但最終仍在2009年由經濟部以未於限期補正為由終止,交通部觀光局並於2003年將潟湖與鹽場納入了「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範圍內。
  這兩個地區雖然在當時尚未發現有黑面琵鷺的穩定棲息記錄,但事實證明拒絕工業區染指是個正確的決定。因為隨著「主棲地」黑面琵鷺數量的增加與族群向外擴張,其南方距離約10 公里的四草(「北汕尾水鳥保護區」及週邊地區),約自2001年冬天開始出現有相對穩定的族群,近年則維持在250至350隻左右,約占全球總數的13%。而「主棲地」北方距離約12公里,位於頂山里的七股鹽場廢鹽灘也隨後在2003年春天首次發現黑面琵鷺利用,近年來都可以記錄到超過50隻的單日記錄,有時甚至超過200隻。除此之外,嘉義東石的「鰲鼓濕地」、嘉義布袋的鹽田濕地、台南北門的八掌溪及急水溪下遊河床、河口灘地、台南安南區的土城魚塭區、高雄的「茄萣濕地」、以及宜蘭礁溪等地,近年來也都有數量不一但尚稱穩定的度冬族群。

保育無國界
  三十年前於「主棲地」發現黑面琵鷺時,全球保育人士對黑面琵鷺的瞭解非常有限。包括牠們的全球數量,以及繁殖地與度冬地位置等,都沒辦法有一個較精確的數字或範圍,唯一明確知道的,就是牠們非常稀有。黑面琵鷺的全球數量以及「主棲地」對黑面琵鷺的重要性,一直要到香港觀鳥會鳥類學家Peter R. Kennerley,於1990年發表在「1989年香港鳥類報告」中的「黑面琵鷺現狀與分佈回顧(A Review of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Black-Faced Spoonbill)」才被揭示,文中估計當時全球黑面琵鷺數量約僅288隻,而台灣就有150隻,占全球數量的一半以上。
  Kennerley的報告揭開了黑面琵鷺的保育與研究序幕,讓全球的保育人士開始關注黑面琵鷺及台灣的保育行動。然而,台灣的一般民眾大多卻都還不知道黑面琵鷺的珍貴稀有,多數人甚至聽都沒聽過,「主棲地」還籠罩在開發為工業區的陰霾中。一直到生態文學家劉克襄在1992年4月12日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了「最後的黑面舞者」一文,以及同年11月28日1隻黑面琵鷺在「主棲地」遭受槍擊不治死亡的消息登上各大報頭版後,國人才開始認識並關心此一物種的生存危機,而「黑面舞者」自此也成為了黑面琵鷺的代名詞之一。
  1992年的槍擊事件將保育黑面琵鷺的急迫程度瞬時拉升,國際保育及鳥類關注團體紛紛向我國政府表達關注,其中包括國際最大鳥類保育團體-國際鳥盟(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Bird Preservation,ICBP,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前身)。槍擊發生時國際鳥盟執行長應柏登博士(Christoph Imboden)正來台訪查我國保護黑面琵鷺的現況,並將我國保育情形於當年12月於南韓首爾舉辦之國際鳥盟亞洲大會(Conference of ICBP Asian Continental Section)中報告。會後來自18個國家之代表、單位及學者專家發表了共同聲明,呼籲我國停止開發案並劃設保護區,並請各會員團體將此一訊息帶回各國,共同致函我國克盡保育責任。
  感謝當時來自各國的聲援,終於迫使工業區無法順利闖關。各國也再次確認了採取保育行動的迫切性,以及保護黑面琵鷺不是單靠一個國家便能完成,而需結合各國的知識和力量。因此,國際鳥盟特別於1994年於德國羅森漢(Rosenheim)舉辦的第21屆世界大會(21st World Conference)中,歡迎中華鳥會成為正式會員,並由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小如博士報告台灣的黑面琵鷺保育現況。最後決議由劉小如博士負責召集專家學者,編撰黑面琵鷺保育行動綱領,做為國際間進行保育行動的參考。
  時任中華鳥會理事長的劉小如博士旋即召集了台灣、荷蘭、香港、日本、美國等國的專家學者成立了「黑面琵鷺保育行動綱領制定小組」,於1995年1月16至22日在台北舉行「黑面琵鷺保育及研究研討會」中制訂了「黑面琵鷺保育行動綱領」初稿,並於當年9月15日完稿。綱領中羅列了7項最高優先行動、5項優先行動、及3項次要優先行動,並對各國的保育現況提出各項具體建議,成為爾後各國進行保育行動時的重要指南。

付諸實際行動
  為了將綱領內涵化為實際行動,隔年各國齊聚於北京舉行了第一次工坊會議(Black-faced Spoonbill Conservation Workshop),會中決定進行8項具體行動,其中包括建立國際保育聯絡網、問卷調查、繁殖地研究、衛星繫放追蹤研究、及全球普查等,很多工作至今都仍在持續進行中。其後為了檢討往年的工作成果並討論後續的合作計畫,陸續於1997年(日本東京)、1999年(台灣台北)、2001年(韓國江華島)舉辦了數場工作坊會議。
  台灣負責執行的項目除全球普查外,主要為執行衛星繫放追蹤研究。由王穎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率先於1997年12月至1998年1月成功繫放4隻黑面琵鷺並裝置了區域性無線電發報器,為全球首次為黑面琵鷺進行區域性無線電追蹤研究的成功案例。有了這個成功的經驗後,團隊接著將衛星發報器裝於1998年2月至3月捕獲的4隻黑面琵鷺的其中3隻身上,但都因為儀器或電力問題未盡其功。直到1999年3月15日,於1999年1月11日繫放的第6隻裝上衛星發報器的黑面琵鷺,編號T16的「烏龜」終於傳來好消息,訊號顯示當天牠正北返經過大陸福建及浙江沿岸,最後在3月31日接收到牠已抵達南北韓交界處,漢江外海繁殖區的訊號,為全球首筆揭開黑面琵鷺北返路徑的衛星追蹤記錄。1997年及1998年的兩個冬季中,團隊總共繫放了20隻黑面琵鷺,其中8隻裝上了區域性無線電發報器,6隻裝上了衛星發報器。
  然而,正當各國保育人士的分工合作,使得人們更瞭解這種珍稀鳥類一些時;正當我們慶幸黑面琵鷺的全球族群數量有望突破一千大關時,卻迎來了當頭棒喝。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間,台南發生了黑面琵鷺C1型肉毒梭狀桿菌毒素中毒事件,90隻中毒個體中死亡了73隻,康復野放17隻。大自然用十分之一族群的消逝,無情的提醒了我們的無知,以及黑面琵鷺族群的脆弱。
  在發生中毒事件後,研究人員及保育人士除了繼續進行族群數量及分佈調查外,也加強了分子生物學、病理學、食性、及覓食區等研究。政府單位也經常派員巡視黑面琵鷺可能的覓食區域、尋找並排除可能引發黑面琵鷺中毒的因子、研究於保護區內建立食源區的可行性、以及進行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等,以避免集體中毒死亡的事件再次發生。

保育未完.挑戰仍在
  在「黑面琵鷺保育行動綱領」於1995年提出後,藉由各國的努力,我們已經更瞭解了黑面琵鷺的數量、繁殖地及度冬地位置、及遷徙路徑與重要過境點等,也對牠們的生態習性與繁殖行為有了更多的瞭解。而全台各地保育團體在解說教育上的努力,也讓全台灣的人民幾乎都認識了這種珍稀鳥類,以及保育牠們與牠們賴以生存的濕地環境的重要性。
  然而,僅管牠們的數量已大幅成長,卻仍在瀕臨絕種的名單上,勢必還要有更多的努力才能帶領牠們走出滅絕的危機。為此,在行動綱領訂定15 年後,國際鳥盟與遷移性野生動物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CMS)秘書處共同召集了來自台灣、韓國、日本及香港等地的學者,以1995年行動綱領架構下的成果為養分,於2010年制訂了新一代的行動綱領「黑面琵鷺國際單一物種保育行動綱領(International Single Species Action Pla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Black-faced Spoonbill (Platalea minor ))」。新的行動綱領重點在轉換研究成果為實際保育措施,包括於俄羅斯、中國大陸及朝鮮等繁殖地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加強重要棲息地的保護與管理、搜尋亞成鳥的夏天棲息地、進行棲息地的空間與食物資源研究以瞭解承載量與限制因子、建立各國或區域間的有效通訊管道、以及經驗分享等。
  台灣當前面對的挑戰,也正如新行動綱領所提示的。首先,近年來黑面琵鷺在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與「重要野鳥棲息地」的數量有明顯下滑且不穩定的趨勢,在「北汕尾水鳥保護區」的數量則呈現停滯。瞭解其承載量與限制因子,並加強棲息地有關空間與食物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刻不容緩。另一方面,黑面琵鷺的擴張產生了新的一些棲息地,如何匯整這些新棲地的資訊,改善這些棲地使得更適合黑面琵鷺利用。以及如何尋得支持以避免這些新棲地遭遇不當的開發與破壞,例如茄萣濕地1-4號道路的開發案等。
  在台灣代表驕傲的上台領取國際鳥盟的保育成就獎之後,可別忘了它除了是個肯定,也是個責任。想想,全世界不到三千隻的珍稀野鳥,有一半選擇來到台灣這個寶島坐客,如果我們不能好好款待牠們,那我們算是什麼樣的主人呢?

黑面琵鷺小檔案
  黑面琵鷺(Platalea minor)於1849年由荷蘭Conenraad Jacob Temminck與 德國Hermann Schlegel兩位鳥類學者共同命名,命名標本採自日本,現在典藏於荷蘭Leiden國家自然史博物館。黑面琵鷺體型比小白鷺略大,體重約1380至2230公克,因其黑色的臉以及嘴喙型狀像琵琶而得名。黑面琵鷺是全世界6種琵鷺屬(Platalea,拉丁文指「湯匙」)鳥類中最晚被命名的,也是體型最小、分佈範圍最小、以及數量最少的一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將之列為瀕絕物種紅皮書中之瀕危(EN)鳥種,台灣也於1992年以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目前已知的繁殖地主要分佈在朝鮮半島西側京畿灣(Gyeonggi Bay)週邊的無人小島上,其他則零星分佈於自中國大陸遼東半島,沿朝鮮半島至俄羅斯濱海邊疆區(Primorsky Krai)的沿海小島。每年9月繁殖結束後沿東亞沿岸往南遷徙至日本、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台灣、香港、澳門、海南島、越南、緬甸、及菲律賓等地度冬,隔年4月再度北返繁殖。根據2014年1月東亞各國全球普查的結果,全球族群約僅2,726隻,台灣計有1,659隻,占總數的60.9%,為黑面琵鷺的最大度冬地。

附件1 台灣黑面琵鷺保育三十年 pdf
2.24MB
 已下載 無標題文件 244
   
 

雜交琵的辨識

2021-04-10

黑面琵鷺觀察

2021-04-10

黑面琵鷺眼周黃斑虹膜顏色與年齡變化調查

2019-07-10

七股濕地環境變遷與鳥類群聚變化

2018-11-10

台灣黑面琵鷺族群變遷與當前保育議題

2018-11-03

黑面琵鷺存活率分析

2016-06-10

到台灣來過冬

2015-10-25

頂山鹽灘濕地復育計畫-水文監測初探

2015-07-12

都是深水魚塭的錯?論台江國家公園推廣「淺坪養殖」之迷思

2014-11-10

台灣黑面琵鷺保育三十年

2014-05-10

聯絡我們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