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七股
「七股香」的「香」除取自於洋香瓜的香字外,洋香瓜本身實際上也會有一種香馥郁,若放一粒洋香瓜在室內,淡淡的香味也挺怡人。七股農作物除洋香瓜,還有多種也與香有關,「胡麻」便是其一種,胡麻所製成的產品如胡麻油、香油及糕餅之佐料或餡料,香氣濃郁,倘若煮鍋麻油雞,其香味必遠播,四鄰均得聞其香。 胡麻(Sesame,學名為Sesamum indicum)屬胡麻科1年生草本,原產於熱帶,世界分佈極普遍,栽培歷史極悠久。胡麻依色澤可分為白胡麻、黑胡麻與黃胡麻,食用多取白胡麻,入藥則選黑胡麻。胡麻可分春作與秋作,春作多選在乍暖還寒的三月上中旬播種,秋作則為九月上中旬,秋作約85~95天可收成,春作因播種時氣溫尚低,生成時間需時較久,約95~120天收成。胡麻收成時,約十餘株捆成一束,數捆交叉置於田間或稻埕或屋舍旁乾燥,約7~10天蒴果開裂,便在塑膠布在敲打取其種籽,後再放置3~4天進行第二次敲打,所得胡麻籽再曝曬數日後即可收存儲藏。 胡麻油與香油均為中國傳統烹煮佐料,胡麻油一般由黑芝麻榨油而來,香油則由白芝麻或黃芝麻所得,早期榨油需經炒、碾、蒸、踩與榨五大步驟,現今機械化後省略許多,製程雖有變更但仍為大同小異。 胡麻自古即相傳為延年益壽的補品,營養價值奇高,更有多種民間秘方與用法,當年負笈歐陸時,也曾攜帶小小一瓶在身,當友人知道我有麻油時,還曾慫恿煮麻油雞讓遠在異鄉的姊妹們補補身!根據93年農業統計年報指出,民國93年全台種植胡麻面積計有787公頃,其中台南縣佔有556公頃,由於胡麻性喜溫暖,因此台南縣是為種植胡麻大縣,其中西港鄉胡麻節、大內鄉胡麻油均是重要地方特性,而七股當然也種植了不少胡麻。
Notic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var/www/html/tc/right_menu.php on line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