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會 黑面琵鷺 生態旅遊 學術調查 七股風情 黑琵志工 交流討論
   
 
 

產業七股

生態七股人文七股
產業七股
七股飛羽
 

鹽田

 戴子堯@1999-01-01

星羅棋布的人工鹽灘
by


採收中的機械鹽灘
by


擔擔皆是辛苦的結晶
by


鹽田裡的大學生—鹽金般的大學歲月
by


晨昏正是收鹽的最佳時候
by


鹽田暮色
by


臺南安順鹽田轉變為四草科技工業區
by


安順鹽灘經環保團體爭取後設置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by


停止採鹽後的七股鹽灘
by


寬闊的鹽灘與天空適合讓思緒奔放
by


鹽田印象
by


因應解說教育而復耕的人工示範鹽灘
by 陳建誠

 

 若從空中俯視,七股大片人工水域,若非魚塭,即是鹽田。

 臺灣曬鹽的歷史肇始於明鄭,而臺灣西南自古即為曬鹽要地。在這一鹽分地帶上,由於具有廣大平坦的灘地,加上降雨季節集中在夏季,冬季日照充分,蒸發量大,且季風強速,因此非常適合曬鹽。從第一畝鹽田于明永曆19年(西元1665年)開闢於瀨口[1],到其後的洲仔尾,及隨洪水沖毀而隨之遷徙的瀨東場瀨西場、洲南場洲北場,到日據時代為戰事大興鹽場,再到光復初期的鹿港、布袋、北門、七股、臺南、烏樹林六大鹽場[2],直至民國91年7月臺鹽停止曬鹽,這些的變遷,全寫在臺灣西南沿海的這土地上。

 七股鄉是昔日臺灣最大的鹽場,佔地逾1800公頃。七股鹽場開發[2]可以追溯至日據時期,在民國24年因應日本化學工業日益發展,由臺灣製鹽株式會社集資開發,在七股鄉下山仔寮總計開闢面積為363甲,稱為七股台鹽區。之後又因二次大戰,日本需鹽恐急,於是在民國27年成立南日本製鹽株式會社,集資並著手興建新鹽田,總開墾面積為2,684甲,其中採鹽面積約為1,137甲,於民國31年完工。因新闢鹽田屬於南日本製鹽株式會社所有,故稱七股南鹽,以區別原有的七股台鹽。民國34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七股鹽田由長官公署接收經營,民國35年改由鹽務機關接管,並將台鹽與南鹽合併歸七股場管理,合稱七股鹽場,但民國35年9月的一場颱風過境,堤防潰決,海水氾濫,使得鹽田瀕臨全毀,直到民國37年才全部修復,並恢復晒鹽。民國59年台鹽成立新鹽灘開發工程處,開發海埔地鹽灘,圍青山港汕造地,開闢新鹽灘[3],於民國60年至66年間陸續開發青鯤鯓東側的馬沙溝鹽區與後港鹽區,總計面積751公頃,而後歸入七股鹽場,使得七股鹽場成為台灣最大的鹽場。

 早年鹽田所產出的鹽正是民生用鹽,鹽是從海水裡析出的氯化鈉(NaCl)結晶,但伴隨析出的仍有非常微量的鎂、鈣等成分以及一些雜質,因此其色澤與口感,都比不上目前所食用的精鹽,其來自苗栗通霄精鹽場,以國外引進離子交換膜之電透析製鹽技術來生產,而鹽田所產出來的粗鹽,後來則為醃製食品或工業用鹽。

 台鹽公司後來則因曬鹽成本過高,便逐漸轉型於與鹽相關的產品與生物科技之發展,至於鹽場,則是逐年關閉,比如灣裡鹽田後來轉為建築用地,安順鹽田則轉為臺南四草科技工業區用地後,于民國85年停止曬鹽,而布袋、北門鹽場也陸續閉場,最終臺灣曬鹽三百餘年的歷史,隨著七股鹽場于民國91年7月停止曬鹽,而畫下句點。

 鹽田,不僅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人文景象。在生活中,鹽還提供至少超過一萬種以上的用途,而鹽田的靜置池,由於鹽度尚低,紅樹等海濱植物漫生,底棲生物豐富,也提供了候鳥棲息覓食之所。

參考文獻
1、 盧嘉興, “臺灣古鹽場考”, 臺南文化, 第三卷, 第三期, pp.36-38, 1953.
2、 盧嘉興, “臺南縣鹽場史略”, 南瀛文獻, 第一卷, 第一期, pp.83-94, 1954.
3、 石再添, “臺灣西部海岸線的演變及海埔地的開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 第六期, pp.1-36, 1980.

   
 

南瀛漁業~掛網笱

2004-10-07

南瀛漁業~魚塭

2004-09-09

台鹽機械製鹽流程

1999-01-01

鹽田

1999-01-01

人工鹽田

1999-01-01

機械鹽田

1999-01-01

七股鹽山

1999-01-01

聯絡我們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