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會 黑面琵鷺 生態旅遊 學術調查 七股風情 黑琵志工 交流討論
   
 
 
開講La飛 發現La飛La飛寫真
La飛之歌開講La飛
 
 


表徵篇

 郭忠誠@2000-10-17

 

  日間黑面琵鷺大多在主棲地,亦是其渡冬之重要據點。當覓食行為出現時,觀其嘴杓深淺適宜地沒於水體內,並快慢速度不等的左右掃撈、探尋食物,猶未觀察到,如鷺科鳥類般地〝見魚就啄〞。一般水愈深,能見度愈差,是自然現象。風疾波浪湧,擾拌泥沙,以及水中懸浮物濃度增加時,水質混濁影響透光,能見度亦差。因此其進行覓食時,並非獨靠視覺而行。


  夜間光線條件遽降,水體光照的明暗程度劣於日間是可理解的。尤其在台南渡冬的族群,其夜間常出沒的環境大多是漁塭,而漁塭的水,大多未充份與自然水流不斷大量貫通,併隨著養殖飼料的投與、剩餘,會培養出其它微小生物,其區間的水質必然異於自然水流。經無數次的取出漁塭水與主棲地潮水,作濁度比較,事實亦如此。即塭池水比潮水濁。


  再者,其生活於自然環境中,月有圓缺,遇到無月的暗夜時段,唯有依賴那遠低於豔陽下數億分之一亮度的星光。即使夜空清朗無雲,滿天星斗,但是投映在水面上的亮點又減少了許多。如上面幾項考量,縱然其視覺功能可適應暗弱光線,並且有其一定之效果,居間進行覓食時,得靠其它知覺、感官功能之需求彰顯必要。


  一般得知,味覺、嗅覺的刺激感受,在水中溶入的或空氣中飄逸的分子,是為化學性的。感受者通常隨其分子濃度、種類的感應,依各別經驗再做研判與取捨,或再做溯尋,加強感知,以便回應。即:刺激→感受→認知→反應→回饋→再刺激→持續進行,直至終止。根據野外之觀察,黑面琵鷺在其覓食行為的表現上,品嚐與聞的動作是隱諱地,如果其味、嗅覺有更奧妙的機制,那非得作進一步探索不可!


  依其覓食動作的表現,似乎觸覺機制上的功能需求較為顯著?食物→接觸→夾口→吞食,簡單明瞭!(七股有河豚,是否照吞無誤?值得再觀察)。一般觸覺是經過皮膚裏,分佈的末梢神經感受,傳導,再完成整個反應機制的。知悉鳥類的嘴啄是由皮膚特化的角質鞘,緊密的裹附在上頷骨。以雞為例:當在處理雞頭的時候,經滾燙的熱水浸泡3至5分鐘後,隨手往雞喙一拔,其角質鞘即脫落。這鞘是一種角蛋白,廣見於脊椎動物之毛、髮、羽、角、蹄與人類指甲…等,這種組織成份,故然可視之為皮膚之延伸,但是此類物質的質地結構,能否有神經組織貫著其間,實已不爭矣!否則諸如理髮、剪指甲,甚至刮毛時,豈不痛得哇哇叫!(縱然如此,針對黑面琵鷺那張奇特的嘴杓,仍持保守、謹慎地態度,祈能進一步深入探察)。


  如上之論述,對於黑面琵鷺進行覓食,所應用的感官似未完了?往下似必須再探討聽覺。想像一下:黑面琵鷺站在水域,用那半公分直徑不到的耳孔,傾聽水中游魚的動靜,似有“神乎其技”之感!實地的野外觀察,也猶未見到如此之動作表演。這聽覺勢必要再進一步探討!


  請把身邊的音樂打開,請您雙手張開,掌心緊緊的掩住雙耳,靜心的聽!那音樂聲音小了。那是聲音振動頭骨,頭骨把聲波向內傳導至聽覺系統。一般正常人依靠骨傳導,仍有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聽力。雙手請別放下,再用手指多次觸打您的後頭,是否聽到似敲門的碰、碰、碰…聲音。請看那張愛克斯光照片臨摹圖(台南鳥會曾文溪口鳥類資源P.35)。


  從嘴基部到嘴杓末端,白色部份(內層)是上頷骨,部份髓質、軟組織和空腔(有待進一步探察) ,延伸至指示處,(另有細微部份可能透至嘴曲末端,待察)。而圖黑色部份(外層)表示角質鞘。整個外鞘如同接受器,將物體(魚)觸碰,振動波往上傳導,而內層組織型態(剎像阿爾卑斯山麓,村民們能吹響的長長號角之倒置) ,助益傳導振波到達頭顱,猶如骨傳導聲響實驗般,聲不絕耳!


  根據野外所作的觀察,與一般鳥類生理,以及如上粗淺的論述,做模擬推演與覓食行為描述:黑面琵鷺於秋末來到曾文溪口北岸,為了維生系統能夠持續正常運作,不得不覓食以補充能源。白天能見度佳,隨著潮水漸漲,移動站立位置,行進間發現到淺水域的魚游,也激起了食慾,眼睛盯著魚游,配合著平衡覺,加上運動覺,促前進入魚處,游魚卻成群驚擾,開始穿游,跟著緊追之,並且適時地把嘴杓往水中掃撈,一會兒,水也被擾濁了,魚也在混濁的水中慌亂,失卻方向感。當嘴杓接近魚時,游魚產生微小的波動,隱約中似有感受了。在幾度掃撈之時,嘴端扁凸部位觸碰到魚體,明顯實在的觸動,振得內耳際,晃晃作響!瞬間運用本能反射作用,加上學習的經驗,上嘴杓配合下嘴杓,合力一夾,把魚夾上了,並且順利吞食。如果魚體稍大一點,必須把嘴杓上舉成仰角,藉其重力,往喉裏吞,再繼續搜尋食物。進行覓食間,伴隨著同伴們努力的跡象,和周遭食物分佈動態,作掃撈趨向之調整。現場魚多的時機,祇要站著即可吃到。如果食物超脫可能掌控的範圍,頸項頭嘴,伸過整體重心所能平衡站立的時候,根據物理槓桿原理,力臂、力距關係此得移動腳步才能平順站穩。平常移動的步幅在15至35公分之間,而移動的速度,平常慢步以每分鐘60步上下行之。當現場食物量相對減少或魚游不定,須增加步速,至平步狀態。平步常以每分鐘90至120步行之。快步則每分鐘120至180步行之。當進入極快步狀態時,左右掃撈的幅度逐漸縮小。平常左右掃撈動作角度不超過90度,如果超過90度,腳步方向必須配合掃撈的趨向轉變,而且左右掃撈的動作不全然如鐘擺般之擺上盪下,大多頭嘴保持上下,較垂直地左右掃。當極快步達到每分鐘180步以上時,併隋著一種漫玅的跑步姿態會出現,其步閥可達每分鐘210至240步。此刻嘴杓不再左右掃撈,而是順著跑向作直式的衝撈,或偏斜的掃,身體也隨著跑步韻律,併產生上下彈躍擺動,此時也意味著現場相對食物量明顯減少,或魚隻潛伏、分散,須強烈擾動之。時有分進合擊,一部份同伴進行大範圍的擾動,驚起魚隻穿游集結,一方面利於追食,也讓另一部份同伴伺機守著一側,攔截朝此方向穿游的魚隻。


  牠們在夜間覓食時,視覺仍有效果不錯的功能。魚在游動時會產生一些波紋,另外水體中發光浮游生物達到一定量時,魚隻游動時,會激發發光,造成一道亮亮的游痕,歷歷可見,再隨著魚隻波紋或亮痕去追食之;唯發光生物之發生期,須看水質與氣候的配合。其他覓食行為與日間雷同。


  黑面琵鷺破殼而出,體型幼小,嘴喙已比其他種,同體型幼雛稍大一些。雛鳥期生成快速,嘴喙也快速的拉長凸扁。臨離巢時,其體型、飛羽與嘴喙大致長成到足夠嘗試飛行與學習覓食。秋末飛到渡冬地,其嘴杓已使用過一段時日。仔細觀察其質地,仍存稚嫩之肉紅色澤。至歲末寒冬,其生理第一次促動換羽機制。這種上皮組織特化的角質成份,也因第一次換羽的波動,微微的留置在臉部皮膚與幼雛發育後已長成的角質鞘之間,隔年盛夏,屆滿週歲前後,第二次促動換羽。此後每次稍有強化。在亞成鳥鞘後仍不太明顯;但每次已照著排列順序跟進,第一道暗暗地推至鼻孔附近。臨界性成熟階段,其生涯進入新里程,再次激烈地促動生理機制,達到性成熟,此後每次換羽期,留下的嘴上橫紋愈趨明顯。並順著鼻孔(上嘴杓中央長帶)往嘴端展現,每道痕跡的形狀並非一致的,個體有別,年年有別,每次換羽的身體營養條件也有差別,但是仍能看出其規律;尤其個體十足成熟時,眼臉出現班塊,斑塊形狀、色澤、個體、間雖有差異,但斑塊出現時,斑塊順向處,嘴杓邊緣存有換羽期留下的橫紋。通常上嘴邊緣比下嘴邊緣明顯。此嘴邊緣出現的痕跡,展現到嘴杓狹窄部時,漸次縮小,並成點狀,是嘴杓造型的關係。而中央長帶反而由鼻孔附近向嘴端展現出漸長的趨勢,越過狹窄部位後,隨著端凸寬部造型之加大,最早幾次的幼弱橫紋,有漂移之感,呈不定形之點狀分佈;到了中老年期,鼻孔附近的橫紋有脫色現象,或色素漸形不足,呈斑狀混亂紋,嘴杓邊緣尤其明顯。當鼻孔上方的混亂紋大量出現,並展現到皮膚之臨界時,此個體已經很老了。老白琵鷺的嘴紋更明顯,曾見一隻其嘴像洗衣板。


  以橫紋推理黑面琵鷺年齡時,別忘了除以2,因為每年度冬夏羽各換一次。此法推算年齡,仍有細密的竅門待克服,更需藉由繫放個體或圈養的個體,逐一標定、觀察。祈有更確切的驗證。
  感謝鄭鍾烈教授提供,北韓繁殖地之記錄照片。
  如是遺傳表徵之顯隱,則有宗譜之可能。(鄭教授)

  黑面琵鷺簡介
 

古昔篇

2000-10-17

表徵篇

2000-10-17

未濟篇

2000-10-17

田野人力篇

2000-10-17

聯絡我們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