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會 黑面琵鷺 生態旅遊 學術調查 七股風情 黑琵志工 交流討論
   
   
 
 
心得分享 留言討論心得分享 友站連結 會刊下載
 


南瀛之旅/王奕方

 王奕方 / 員林國中一年級@2005-03-01

 

 這個學期,我們期待已久的"看黑琵\"之行,終於如願舉行,參觀前,我們已事先做了"預習"的功課,也帶了望遠鏡和照相機,希望把這些美麗的鏡頭留下,作為最美好的回憶。在1/31這天,老師帶著班上同學,懷著既興奮又愉快的心情,一行人說說笑笑,搭著遊覽車,準備前往第一個目的地--台南七股的潟湖。

 我們的解說老師姓王,王老師將帶著我們遊潟湖,來一趟竹筏之旅親訪沿岸濕地的獨特體驗領受潟湖的生態,穿上救生衣,搭上「海洋號」,沿途王老師為我們解說,所謂的潟湖是由離岸沙洲與海岸間圍成的水域。潟湖內的水為海水,而內外海水可藉離岸沙州間的潮口互相流通,且離岸沙洲隔絕大多數波浪,所以航行的十分平穩舒適,航行期間,總有陣陣濕濕的海風吹來,帶有海的味道,放眼望去,蚵田交錯在潟湖間,心情也跟著輕鬆愉快。

 王老師繼續介紹到,面積廣達數千公頃的七股潟湖,屬於古代台江遺跡,由於內海風平浪靜,有外圍頂頭額汕及網仔寮汕沙洲擋住風浪,孕育出豐富的內海濕地生態資源。而七股潟湖的螃蟹生態資源更是特別豐富,我們停船上了沙洲,數以萬計的角眼沙蟹、和尚蟹及招潮蟹,爬滿沙地濕地,只要稍微接近,螃蟹就會躲入沙灘密佈的洞穴下。我們幸運的看見一隻角眼沙蟹,角眼沙蟹的體型最大,漁民稱他為『沙馬』,很會奔跑,個性溫馴,沙灘上的死魚為主食,可說是沙灘上的環保『清道夫』。

 一般螃蟹以『橫行霸道』通稱,和尚蟹是唯一可以直行的螃蟹。沙灘濕地的主角招潮蟹,漂亮的巨螯展現威武姿態是『行走濕地的遊俠』,以沙灘有機質為主食。

 這一大片沙洲上,可看到一小堆一小堆的泥土球,可別誤以為是螃蟹的排泄物喔,那是牠們吃完東西後所剩餘的殘渣,排列在沙洲上,也增添許多活潑的色彩。

 另外,我們也在船上近距離的欣賞到「鸕鶿」,潛水後常站在岸邊或樹上,展開雙翼曝曬羽毛。一點都不怕生的牠們,正專注的尋找獵物中。

 接著我們下了船,準備探訪泥灘上的七股紅樹林,我們看到了許多紅樹林植物,第一次接觸,感覺真新奇。「紅樹林」一般主要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月均溫不低於20℃的河口、海灣及潟湖等地形,也就是淡鹹水交會的潮間帶都可以看到紅樹林的蹤影,由於這些地區有週期性之漲潮及淹水情形,使得水中的鹽份較高,又加上泥灘上的土質透水與透氣性非常差。

 因為這類環境的水流速度緩慢,有機物質及泥沙便可以沉積下來,形成含有豐富營養的泥灘;而且由於風平浪靜,更有助於紅樹林種子的定著與生長,所以自然地形成了以具備「胎生苗」、「支柱根)」、「呼吸根」及「耐鹽」等特性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為主的植物社會。在沿海的河口地區與漁塭邊的溝渠旁,常可見到一列列很特別之綠色長城,那就是「紅樹林」。

 由「紅樹林」所構成的溼地,聚集了來自河川及潮汐所帶來的各種養分,而且因為水的深度很淺,陽光可以照透到水底,所以可以滋生大量的藻類及浮游生物,而成為魚、蝦、貝、蟹及昆蟲等水生生物的最好棲息場所,自然地也吸引了許多種類的水鳥前往取食,於是便構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紅樹林」生態體系。 另外七股漁塭很多,是發展沿海養殖漁業的優良場所。

 生長於海岸、河口及漁塭邊的「紅樹林」,具有保護堤岸的功能,也可以讓地面水滲透到地底下,以補充地下水源,可以有效減緩沿海地區因為超抽地下水,所造成「地層下陷」的問題;同時也能阻攔污染物及吸附重金屬,並且減少這類物質因為直接流入大海,而造成海洋污染的機會。

 參觀完了七股潟湖-最後的台江內海,準備前往第二個目的地,也就是我們此行的重要景點--黑面琵鷺的觀看亭。王老師替我們介紹了黑面琵鷺的習性、生活習慣、居住環境、遷徙...等等,牠們分佈的地區,主要在亞洲東部與東南部一帶,包括台灣、韓國、中國大陸、香港、日本、越南等國家的沿海地區。黑面琵鷺是非常稀有的鳥種,目前全世界總數大約只有一千二百隻左右而已,為了不讓牠們從地球上消失,因此被列入瀕臨滅絕動物加以保護。

 在這一千二百隻當中,超過一半的黑面琵鷺,每年十月飛到七股曾文溪口來渡冬,因此黑面琵鷺已成為台灣最有名的明星鳥種。

 黑面琵鷺生命中都有一定的節奏與循環,每年會經歷繁殖、換羽、與遷徙,而且時間都拿捏得相當準確。這是因為鳥類都有內在的生理時鐘,得以控制每天每年的人生大事,如睡覺、覓食、遷徙、繁殖、換羽等。

 拜訪完了黑琵,也是跟王老師道別的時候了,也希望下次還能到台南,也非常感謝王老師替我們完整的解說,吃完午餐,由老師親自帶領我們實地認識紅樹林植物。接著是各種紅樹林植物的介紹:

(一)海茄苳
 它屬於馬鞭草科的常綠喬木,樹皮是白褐色的,常由泥灘向上長出直立、具有海綿組織的棒狀「呼吸根」(很像水筆仔或五梨跤之胎生苗,但不是幼苗,而是「根」哦!),而且延伸寬廣可以穩固植株的生長;葉子為對生、闊橢圓形,背面因為長了細毛而形成白色,乾燥後成為鐵銹色;再讓我們觀察它的枝條,是四角形的耶!我們研究它的種子。種子本身具備有發達的子葉,但是並不像「水筆仔」,可以先在母體上發芽、形成「胎生苗」,而是在掉落泥土時,才很快地長出它的胚根及幼芽,進而成為幼苗。 事實上海茄苳的果實經常是「結果累累」,因此種子發芽十分容易,而且因為掉落在呼吸根之間,減少了潮水帶走小苗的機會,讓我們長可以在海茄苳樹下,發現一片又一片數量非常多的小苗,也因為有了母樹的保護,難怪它們會成為在南台灣分佈最廣且數量最多之紅樹林族群。

(二)欖李
 欖李屬於使君子科的常綠小喬木,樹皮是褐色的,氣根經常形成屈曲延伸形成「膝根(knee root)」,葉子叢生在枝條之先端,是互生、翠綠色的,葉子邊緣為全緣或具有波浪狀小小的細齒,葉子形狀是倒卵形、肉質,先端為圓形或形成凹陷(很像「烏魚子」的形狀),花瓣有五片是白色的,花期一年有二次,第一次為五至七月間,第二次則在十至十一月間;果實為核果,內果皮堅硬,外果皮像海綿一樣,可以浮在水面上,隨潮水漂流散佈。本種在台灣的數量也十分稀少,然而他們在台灣之最大的族群分佈,就在台南市曾文溪南岸至四草一帶。

(三)水筆仔
 水筆仔屬於紅樹科的常綠小喬木,樹皮是灰褐色的,葉子為長橢圓形、厚革質,花朵長在葉腋之間,花瓣有五片是白色的,花萼具有五裂,雄蕊多數,果實為卵形,在樹上能伸長它們胚軸成為筆狀,故稱作「水筆仔」。其實它們也是胎生植物,當果實掉落時,它們的胚根將可以插入泥攤中,而生長茁壯,成為另一棵水筆仔。分佈以台灣北部較為優勢。

 介紹完了紅樹林植物,最後是到傳說中鄭成功登陸的地方--鹿耳門,我們像尋寶似的在沙灘上漫步,希望能挖到\"寶\",笑鬧聲回盪在沙灘上,每一個人都好高興好興奮喔,撿了一些彩虹昌螺和錐螺,一行人在最後一個台南的行程,找一個最有紀念價值的地標--「府城天險」合影,是一個回憶,一樣有型的紀錄。上了遊覽車,吃了安平最有名的豆花,暖暖的、甜甜的,這份滋味,將隨著這趟台南黑琵行,永遠保存在我的心裡。報告的最後,也謝謝許老師的精心策劃,讓我們有一個充實的寒假,知性又充實的一次戶外教學。

 

   
 

因為…黑面琵鷺……

2001-03-15

看見另一種生命進行的方式

2001-03-15

彩繪解說樂

2001-03-07

聯絡我們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