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會 黑面琵鷺 生態旅遊 學術調查 七股風情 黑琵志工 交流討論
   
 
 

產業七股

生態七股人文七股
產業七股
七股飛羽
 

人工鹽田

 戴子堯@1999-01-01

當鹽度達到飽和時鹽就開始析出
by


人工採鹽意象
by


每擔鹽重達100台斤
by


只能在印象中追尋的鹽金歲月
by


整副鹽灘包括大小蒸發池與結晶池
by


嵌築破缸片的瓦盤
by


瓦盤的鹽粒小色白純度高
by


下雨時得用帆布蓋鹽堆以免鹽遇雨而溶解
by


以前需踩「龍骨車」揚送滷水
by


早年徵收鹽稅為防止鹽被盜而設立的「鹽警崗哨」
by


鹽田殘存風車訴說過往歷史
by


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大門前的地面即以昔日瓦盤的瓦片鋪設而成
by

 

 颱風季節剛剛過後的不久,有少數的風鳥已經開始往南遷徙,就在此時,鹽民也開始整修被颱風吹垮的田埂,鹽田經過漫長夏日的雨季之後,即將準備開始運作。而當東北季風吹起,一大群一大群風鳥站在臺灣西南沿海海岸線之時,鹽田也開始邁入了「小汛季」,鹽民勤勞的工作,一擔擔雪亮的鹽都是辛勤勞動後的收成。

 臺南沿海一帶自古即是曬鹽重鎮,臺灣鹽田由淋鹽式的曬鹽,改為曬滷式的曬鹽方式,根據盧嘉興先生的考證[1],是在清嘉慶三年(西元1798年),初期的曬滷式即是以人工採鹽的人工鹽田,此法一直沿用至民國91年7月臺灣停止採鹽,依然使用此法。

 鹽田所產出的鹽取自於大海,當海水經由潮溝引入時的鹽度約為3度,在流經大蒸發池、小蒸發池後漸次蒸發後,當海水鹽度漸達飽和鹽度約26度時,亦即為所謂的「滷水」,則引入結晶池,鹽結晶開始析出,曬鹽後的殘液「苦滷」,可再提製其他副產品,此即為曬滷式人工鹽田的曬鹽流程[2]。

 人工鹽田可分為土盤與瓦盤,土盤為以一定比例的砂土和黏土混合碾壓,瓦盤則用破缸片嵌築而成。瓦盤所產的鹽,由於瓦片吸熱性良好,由海水引入至結晶成鹽只需十天左右,單位面積產量大,鹽質粒小色白純度高, 通常為醃製食物用;土盤則需十二天左右才可結晶成鹽,鹽質粗大色灰雜質多,通常還得碾壓與清洗,然而每副土盤之鹽灘結構約5甲,瓦盤只有1至2甲地,因此儘管土盤單位面積產量小於瓦盤,但土盤鹽灘大,相對產量也大,工力與成本也較低。

 人工採鹽可依季節分為小汛季、大汛季與整修期。小汛季自九月至翌年二月,秋冬雖陽光稍弱,但天氣穩定,呈多晴乾燥,加上盛行東北季風,蒸發量大,適合產鹽。大汛季從三月至五、六月入梅時,此時日照時間漸長,陽光強度也漸強,鹽產量大增,是鹽民最為忙碌之時。梅雨季過後,時序入夏,天候多雨多颱風,臺灣西南沿海雨季多集中在夏季,並不適合曬鹽,因此鹽田多半停擺,但鹽工依然要整修為風雨所毀損的鹽田,並為下個小汛季做準備。

 曬鹽是標準看天吃飯的行業,下雨即無法收鹽,雨水過多收成便不佳;然而鹽工憑曬鹽多年所生的智慧,也不願奢求豐收,因為豐收年就代表乾旱年,乾旱無雨水大家生活皆苦。鹽工多半利用晨昏時收鹽,陽光雖不熾豔,但肩頭沈甸甸百來斤的鹽,皆訴說著血汗辛勤工作的成果。也由於曬鹽辛苦,收入受限,年輕人多半不再從事此一行業,老鹽工漸次凋零,走過明鄭、清朝、日據、光復後迄今的曬鹽產業,也將式微。

參考文獻
1、 盧嘉興, “簡介臺灣舊鹽埕圖”, 鹽務, 第二十六期, pp. 7-25, 1971.
2、 盧嘉興, “臺南市鹽場沿革誌要”, 臺南文化, 第四卷, 第三期, pp.22-28, 1955.

   
 

南瀛漁業~掛網笱

2004-10-07

南瀛漁業~魚塭

2004-09-09

台鹽機械製鹽流程

1999-01-01

鹽田

1999-01-01

人工鹽田

1999-01-01

機械鹽田

1999-01-01

七股鹽山

1999-01-01

聯絡我們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