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31
黑面琵鷺貼圖區 BFSs Album / Re: 有關Y48?謝謝大家!
« 最新文章 由 rosefinch 十月 06, 2022, 11:54:15 am »
Y48有背發報器,謝謝!
32
黑面琵鷺貼圖區 BFSs Album / 有關Y48?謝謝大家!
« 最新文章 由 arthur88001 十月 06, 2022, 11:51:04 am »
代請問 麻烦您帮查一下是Y48是不是?有跟踪器?謝謝您!
33
中華日報 2022/9/11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黑面琵鷺來了,每年中秋節左右,黑琵就會南下度冬,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10日清晨,台江巡查員李明華,在七股主棲地,發現1隻南下度冬的黑琵,預計未來黑琵也將會陸續來台度冬。

台江處表示,台江巡查員李明華,於10日清晨6時55分許,在七股主棲地,發現1隻黑琵,這也是111年第1隻南下度冬的黑琵,目前台江處人員也持續監測中。

台江處說,該隻黑琵,依外觀觀察,由於繁殖羽已褪去,且不是留鳥,應為來台度冬的第1隻黑琵,但因目前颱風梅雨形成,估計梅花過後,黑琵也將陸續抵台。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黑琵先頭部隊通常在中秋前後飛抵台南沿海,依往年紀錄,89年10月3日(農曆8月15日)、93年9月28日(農曆8月15日)這2年是中秋節當天報到,但108年起連續3年都是9月16日,只是地點、時段不同,111年則是剛好在中秋節(國曆9月10日)當天報到。

黑琵族群逐年成長,2022年全球普查總數達6162隻,突破6000大關,與110年5222隻相比,增加940隻;台灣黑琵數量3824隻,占全球數量百分之62,創下歷年新高紀錄,大多分布在台南、嘉義沿海。
34
昨天上午,大连庄河三河口,在形人坨子繁殖后的黑脸琵鹭带领幼鸟在骆驼礁栖息觅食
骆驼礁上105只,北岸湿地50只,共155只,8月后,它们将陆续返回越冬地
真是好消息, 期待牠們平安到達度冬地
35
昨天上午,大连庄河三河口,在形人坨子繁殖后的黑脸琵鹭带领幼鸟在骆驼礁栖息觅食
骆驼礁上105只,北岸湿地50只,共155只,8月后,它们将陆续返回越冬地
36
【萬水千山總是情】「黑面舞者」已連續9年現身遼寧盤錦
2022-07-14 11:41:22
來源:香港商報網
責任編輯:楊眉
http://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2/07/14/content_1354906.html

 據盤錦日報消息,盤錦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劉傑在整理此前拍攝的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照片時發現,今年共有4巢5隻幼雛在盤錦生活。截至目前,黑臉琵鷺已連續9年在盤錦現身,並連續3年築巢繁殖。綜合已有公開報道,盤錦極可能是黑臉琵鷺目前在中國陸地上的唯一繁殖地。

 2014年5月,盤錦市攝影家協會鼎翔分會會員劉英春,在盤錦鼎翔生態旅遊度假區鳥樂園的樹林中,發現一對在樹上營巢的黑臉琵鷺;7月,它們帶着兩隻幼鳥留在這裏生活。這是黑臉琵鷺首次在盤錦被發現,引起了本地攝影人的極大關注,也開啟了盤錦攝影人尋找、拍攝黑臉琵鷺之路。

據了解,黑臉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琵琶極為相似,故而得名;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黑面舞者」,是全球僅次於朱䴉的瀕危水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黑臉琵鷺是典型的海島繁殖鳥類,對生存環境極為挑剔,一般棲息於內陸湖泊、水塘、河口、蘆葦沼澤、水稻田以及沿海島嶼和海濱沼澤地帶等濕地環境,被視為濕地環境質量的指示性物種。

 9年來,盤錦攝影人用鏡頭記錄了黑臉琵鷺每年在盤錦的活動軌跡和數量。經觀測統計,2020年和2022年是成鳥出現最多的年份,都是8隻;2020年至2022年,連續3年築巢繁殖——2020年4巢8隻幼雛,2021年3巢5隻幼雛,2022年4巢5隻幼雛。

 據介紹,黑臉琵鷺分布區域極為狹窄,種群數量也極為稀少。資料顯示,全球僅存5222隻(2021年國際鳥盟發布的全球同步調查統計數據)。世界上僅發現3處黑臉琵鷺繁殖地,一處是朝鮮半島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以及朝、韓兩國「三八線」附近沿海的島嶼上,另外兩處是遼寧省莊河市石城島形人坨、王家鎮元寶島沿海地區,以及新近發現的長海縣廣鹿島鎮格仙島頭坨子。

 盤錦攝影人所拍攝的每一幀畫面,都印證了黑臉琵鷺是在樹上築巢繁殖,為盤錦成為中國陸地上的唯一繁殖地積累了可靠的原始資料和科學依據。

 黑臉琵鷺種群數量的增減與棲息繁殖地的生態環境質量密切相關。近年來,盤錦大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享有「國際濕地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美譽,盤錦已成為複合生態型的「大公園」,因此吸引了黑臉琵鷺來此安居樂業。(王藝橋 陳春梅 李博)
37
大家好!S47的影像记录,并不是在大连庄河形人坨子观测拍摄的,而是在觅食地庄河三河口一带的滩涂拍摄的
謝謝您的詳細資訊
38
大家好!S47的影像记录,并不是在大连庄河形人坨子观测拍摄的,而是在觅食地庄河三河口一带的滩涂拍摄的
39
2022-04-29 17:28
經濟日報 / 記者 翁至威/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6277111

國產署經管新竹、嘉義、台南地區國有邊際土地提供環保團體認養,認養面積高達1,490餘公頃,今(29)日下午在財政部舉辦簽約儀式。

國產署經管國有非公用土地,在處分、利用前地方政府或民眾可依「國有非公用土地提供綠美化案件處理原則」申請以受託管理或認養方式施以綠美化,績效顯著。

截至目前,綠美化面積已達492.36公頃,相當19座大安森林公園。

在全球推廣自然環境保護的共識下,國產署考量邊際地區大面積國有土地宜以促進環境永續發展為主要目標,並兼顧提升國有土地管理效益,2019年1月30日訂定「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認養促進環境保護案件處理原則」,針對山區、海岸、濕地、埤塘等具豐富生態資源的國有邊際土地,積極推動媒合環保團體認養。

2021年2月17日再次檢討修正該原則,增列經相關主管機關認定屬環境敏感或有生態保護必要地區之國有非公用土地得供環保團體申請認養,以擴大國土環境保育效益,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之衡平。

國產署推動認養機制以來,主動篩選國有邊際土地提供相關環保團體評估認養,前已與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社團法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及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簽訂認養契約三案,認養面積約453公頃。

而在國產署積極推動下,此次大躍進,一次簽約八案,包括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認養新竹田寮山區國有土地(約8公頃)、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認養嘉義布袋鹽田國有土地(約252公頃),及社團法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6個環保團體以聯盟形式分別認養臺南將軍及七股鹽灘國有土地(約1,230公頃)。

上開案件經國產署組成審議小組召開審查會議,經由實地勘查,提供各環保團體認養計畫書之審議意見後,由環保團體據以修正計畫書予以審查通過,未來由各環保團體依計畫書執行整理維護環境、辦理復育生態相關事宜及協助巡查認養之國有土地。

國產署表示,為彰顯本項國產認養機制對於整體環境保護之助益,本次特別舉辦該署中、南區分署與上述七個環保團體(其中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認養新竹及臺南地區2處國有土地)簽約儀式,由財政部政務次長莊翠雲與國產署長曾國基共同見證,期許各環保團體結合在地力量,保護當地動植物生態環境及推廣民眾參與。國產署也會持續主動篩選適宜國有土地,媒合更多環保團體申請認養,公私協力為環境生態保育付出心力,期達國土環境永續發展的願景。
40
中華鳥會
https://www.bird.org.tw/basicpage/1891

黑面琵鷺全球數量持續上升!「2022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的成果顯示,全球黑面琵鷺族群已來到6,162隻,其中在臺灣共記錄到3,824隻,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其中嘉義地區的黑面琵鷺數量成長最為明顯。過去不常有黑面琵鷺度冬的縣市如桃園、花蓮、臺東等,今年也都發現有零星個體度冬,顯示黑面琵鷺數量不只上升,度冬範圍也明顯持續擴張。

黑面琵鷺數量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由香港觀鳥會所發起,每年定期於一月召集各國調查員協力同步調查,而臺灣是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地,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負責統籌,聯繫全國鳥友協力進行調查,並由林務局推動的「國土生態綠網計畫」支持全臺灣的黑面琵鷺普查工作。2022年全球普查於1月8日至9日期間進行,全球數量持續突破紀錄,共調查到6,162隻黑面琵鷺,今年各度冬區的數量都有增加,整體相較2021年大幅增加940隻,其中臺灣是成長幅度最明顯的地區,全臺共調查3,824隻,超過全球總數六成,相較去年增加692隻(增加22.1%),族群數量保持上升的趨勢,更持續三年刷新歷史最大量紀錄。

普查首次13個縣市皆記錄有黑面琵鷺
臺灣的黑面琵鷺主要度冬在西南沿海,超過九成以上的族群集中分布在臺南、嘉義、高雄及雲林,其中今年臺南的數量有2,158隻(56.4%),主要在七股與安南(四草)地區;嘉義有962隻(25.2%),主要在布袋和鰲鼓濕地;高雄有369隻(9.7%),主要在茄萣、永安濕地及高屏溪口;雲林的數量有227隻(5.94%),主要在口湖以及濁水溪口南岸。屏東、金門及宜蘭有穩定的小族群度冬,其中屏東有36隻(0.9%),主要在大鵬灣與田厝;金門有29隻(0.8%),主要在慈湖、浯江溪口與西湖;宜蘭有27隻(0.7%),主要集中在頭城下埔。特別的是,今年有較多零星的黑面琵鷺出現在其他縣市,包含臺北、桃園、新竹、彰化、花蓮及臺東等地都同時有1-5隻不等的度冬個體,總共13個縣市都有記錄到黑面琵鷺,是同步普查有史以來首次的紀錄。

黑面琵鷺分布範圍持續擴大
從各區數據的變化來看,黑面琵鷺在臺灣不只是數量持續增加,也持續擴大度冬棲地範圍。今年臺南、高雄、雲林的數量維持在小幅度的變化,數量增加最顯著的區域則在嘉義布袋,總數量為783隻,對比去年棲地乾旱的狀態,今年水域環境狀況較佳,增加了564隻,也首度刷新嘉義地區普查的最大量。屏東往年並無黑面琵鷺度冬,自2021起已有連續兩年的度冬紀錄,未來應有機會建立長期穩定的度冬地。而今年最特殊的現象,莫過於往年不常有黑面琵鷺度冬的縣市,今年卻同時有許多零星個體度冬,破除「零鴨蛋」的魔咒,讓各地調查員也非常的驚喜,例如臺東是首次普查當日記錄到黑面琵鷺,桃園、彰化、花蓮也是普查期間未有紀錄多年。從零到有,從少變多,種種跡象皆證實黑面琵鷺在臺灣的度冬範圍越來越擴散。

保育工作有賴公私協力
農委會林務局近年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結合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友善棲地,包含沿海濕地環境的保全;台江國家公園鼓勵友善棲地的魚塭養殖,也推動在地的生態旅遊,並改善保護區內的棲地環境。黑面琵鷺族群逐年攀升是民間、政府與國際間共同協力的保育成果,相較於30年前的滅絕危機已有大幅度的改善,然而對比其他族群健全無虞的物種,全球僅六千隻的黑面琵鷺仍是需要注目的受脅鳥類,棲地保育不能懈怠。近期正值黑面琵鷺的北返季節,期待未來族群數量持續上升,早日脫離瀕危名單。

合作夥伴:
感謝基隆市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桃園市野鳥學會、新竹市野鳥學會、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臺灣野鳥協會、彰化縣野鳥學會、雲林縣野鳥學會、嘉義市野鳥學會、嘉義縣野鳥學會、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團隊、台南市野鳥學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屏東縣野鳥學會、宜蘭縣野鳥學會、花蓮縣野鳥學會、台東縣野鳥學會、金門縣野鳥學會、澎湖縣野鳥學會等單位協助調查。

補助單位:
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台江國家公園的支持。
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